夏天狂吃水果當正餐? 中醫推「1茶飲2穴位」保健脾胃

分享:

隨著台灣夏季高溫屢創新高,許多民眾轉向食用水果來代替正餐。對此,中醫師鍾典育提醒,雖然水果營養豐富可幫助消暑解渴,但仍需注意食用時機與方式,才能真正達到養生保健效果。

夏季水果品項豐富多樣,從清涼的西瓜、酸甜的鳳梨到香甜的芒果,都是民眾避暑解渴的首選。(示意圖/Pexels)

台灣以水果王國聞名,夏季水果品項豐富多樣,從清涼的西瓜、酸甜的鳳梨到香甜的芒果,都是民眾避暑解渴的首選。中醫師鍾典育表示:「夏天對應中醫五行中的火與心,在高溫環境下,人體容易出現出汗、口渴等症狀,而水果的寒涼特性正好可以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針對夏季常見水果,鍾典育中醫師詳細說明其功效與注意事項。西瓜性味偏寒,特別適合燥熱體質者食用,但脾胃虛寒者需謹慎;鳳梨具有消食止瀉功效,但因含有蛋白酵素,不宜空腹食用;芒果則可生津解渴,但過敏體質者需特別留意。

夏季水果中醫師教你這樣吃。(圖/馬光中醫提供)

「水果雖然營養,但不代表攝取越多越好。」鍾典育中醫師強調,健康的關鍵在於身體的動態平衡。他以實例解釋:「今天飯後食用兩片西瓜可以消暑解熱,但明天空腹食用可能導致血糖飆升;去年能吃一箱芒果無礙,不代表今年也適合。」

為了協助民眾在炎炎夏日中妥善保養脾胃,鍾典育中醫師特別推薦一味養生茶飲:以陳皮2錢、山楂1錢、茯苓2錢,加入500毫升熱水沖泡。同時,他建議可配合按摩內關穴和足三里穴,每次2分鐘,每日3次,有助於調理脾胃。

中醫師推1茶飲2穴道助夏季脾胃保健。(圖/馬光中醫提供)
中醫師推1茶飲2穴道助夏季脾胃保健。(圖/馬光中醫提供)

對於水果的食用時機,鍾典育中醫師建議避免空腹與晚間食用,特別是需要控制血糖和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更要注意。若對食用方式有疑慮,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