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九月國際失智月,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失智症協會共同呼籲重視失智議題。專家指出,許多民眾常將失智初期症狀誤認為單純健忘,恐延誤治療時機。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詡懷表示,失智症並非老化必然結果,及早發現症狀並尋求醫療協助,對延緩病程發展極為重要。他特別提醒,民眾應留意五大腦部退化警訊,包含影響日常生活的記憶力衰退、語言表達困難、判斷力與決策能力下降、性格行為改變,以及在熟悉環境中迷路等症狀。
「患者可能經常忘記剛發生的事、重複提問,甚至無法完成過去熟悉的家務。」邱詡懷醫師解釋,這類症狀與一般健忘有所不同。他進一步指出,病人可能出現說話斷斷續續、難以找到適當詞彙,或無法持續對話等語言障礙。

在判斷力方面,邱詡懷醫師提醒,失智症患者可能會錯誤使用金錢、分不清時間地點,甚至容易受騙上當。此外,性格改變也是重要警訊,例如原本開朗的人可能突然變得退縮、焦躁或憂鬱,甚至出現不合宜的行為。
桃園醫院失智照護中心強調,及早診斷治療,不論採用藥物或非藥物療法,都能協助患者維持生活功能,同時減輕家屬照護負擔。中心也提醒,一旦發現家中長輩出現相關徵兆,應立即至神經內科或失智照護中心進行完整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