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重口味小心腎壞掉!疲勞、水腫、高血壓都是警訊

分享:

台北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醫師指出,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像是偏好重口味食物、將手搖飲料當水喝,或過度依賴保健品,都可能讓腎臟悄悄出現問題,甚至發出警訊。

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像是偏好重口味食物、將手搖飲料當水喝,都可能讓腎臟悄悄出現問題。(示意圖/Pixabay)
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像是偏好重口味食物、將手搖飲料當水喝,都可能讓腎臟悄悄出現問題。(示意圖/Pixabay)

周宗翰醫師解釋,在中醫觀點中,腎不單是排尿器官,更是人體能量的根本,負責氣化水液、代謝、造血、調節血壓及體液酸鹼平衡。若腎功能異常,可能引發疲勞、噁心、水腫、高血壓、心律不整、頭暈、無力、臉色蒼白及貧血等症狀,影響全身健康。

針對護腎方式,周宗翰醫師提出飲食上的「三控三低」原則。他建議控制蛋白質攝取,選擇雞蛋白、豆腐、鱈魚等優質蛋白,並依個人腎功能調整總量;控制鈉攝取,減少鹽分及加工食品,少吃火鍋料、泡麵、香腸,以香草或胡椒替代調味;控制磷攝取,避免內臟、起司、黑芝麻,改選白米、五穀類以防骨質流失。

此外,低鉀飲食對腎功能不佳者尤為重要,可選擇高麗菜、南瓜、蘋果,避開香蕉、奇異果、菠菜;低脂肪則推薦使用橄欖油、亞麻仁油,少用動物油;若合併糖尿病,應採低糖飲食,改喝無糖豆漿並選低糖水果。

周宗翰醫師也分享護腎食材,像是洋蔥具抗氧化效果。(示意圖/Pixabay)
周宗翰醫師也分享護腎食材,像是洋蔥具抗氧化效果。(示意圖/Pixabay)

周宗翰醫師也分享護腎食材,像是洋蔥具抗氧化效果、蒜頭有抗菌作用、山藥能補腎、蔓越莓則有助預防泌尿道感染。他提醒,限鹽不代表無味,可用天然香料提味,而喝水量應依個人體質調整,並非越多越好。

除了飲食,中醫還有其他護腎方法。周宗翰醫師表示,中藥調理可補氣活血,幫助腎絲球過濾與代謝功能;穴位調理則可透過足三里、三陰交、太衝等穴位,改善循環並穩定腎功能。他呼籲,腎臟健康不能等到出問題才重視,從飲食與體質調理開始才是長久之計。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