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基隆市新成屋空屋率高達35.34%,為全台之冠,平均每3間就有1間淪為空屋。專家指出,這可能與近期房價漲幅過快、捷運工程進度延宕有關,恐增添房市修正壓力。

根據內政部2024年第2季住宅統計資料顯示,全台待售新成屋總量已達10萬3,130戶。其中,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別為基隆市35.34%、金門縣35.1%、高雄市29%、台南市28%,以及台北市27.1%。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分析,新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往往代表該區新案供給過剩,或投資客比例偏高,容易造成價格難以支撐,進而帶來房市修正風險。她特別指出,基隆近年受捷運議題帶動市場熱度,掀起一波推案潮,然而隨著捷運進度延宕,市場信心轉為保守,交易量明顯萎縮,也讓原本的樂觀預期迅速退潮。
從房價變動來看,基隆市的新建案價格在短短兩年內出現大幅上漲。資料顯示,基隆在2022年新建案成交單價多落在每坪20萬元,但近一年實價登錄的新案平均單價已衝破每坪42.2萬元,部分預售案甚至開價上看50萬元,引發市場對於房價是否已「漲過頭」的疑慮。
莊思敏進一步提醒,基隆市場可能面臨「多殺多」的風險。房價漲幅與在地購屋需求出現脫節,導致市場供給面滯銷加劇,使得空屋率持續攀升。這種情況下,建商可能被迫調整銷售策略,房價也將面臨下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