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吃無糖綠豆很健康?70歲婦當零食吃 反害血糖失控

分享:

一名70歲糖尿病女性患者,原本血糖控制得宜,但在兩餐間食用無糖紅豆、綠豆後,血糖卻開始逐日升高。家醫科醫師王健宇指出,即便是升糖指數較低的豆類,若未納入主食計算,仍可能導致血糖失控。

紅豆、綠豆雖然是營養價值優異的五穀雜糧,其升糖指數在同類食物中偏低,主要歸功於較低的澱粉含量、豐富的蛋白質。(示意圖/Pixabay)
紅豆、綠豆雖然是營養價值優異的五穀雜糧,其升糖指數在同類食物中偏低,主要歸功於較低的澱粉含量、豐富的蛋白質。(示意圖/Pixabay)

家醫科醫師王健宇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表示,紅豆、綠豆雖然是營養價值優異的五穀雜糧,其升糖指數在同類食物中偏低,主要歸功於較低的澱粉含量、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外層的膳食纖維。這些特性使得食用後的血糖上升較為穩定,不似一般醣類食物容易造成血糖快速攀升。

王健宇分享了一個臨床案例,一位70歲的糖尿病女性患者,原本飲食控制得當,但在觀看電視節目後,得知紅豆、綠豆的營養價值,便開始在正餐之間食用這些無糖豆類。結果在採取這樣的飲食模式一兩天後,她的血糖數值就開始逐漸上升,到了兩個月後,糖化血色素也明顯升高。

儘管豆類相較於白米飯有較低的升糖指數,但若在正餐之外額外攝取,導致澱粉總量超標,血糖仍會上升。(示意圖/Pixabay)
儘管豆類相較於白米飯有較低的升糖指數,但若在正餐之外額外攝取,導致澱粉總量超標,血糖仍會上升。(示意圖/Pixabay)

「紅豆、綠豆都屬於澱粉豆類,應該被歸類在主食的範疇內。」王健宇強調,儘管這些豆類相較於白米飯有較低的升糖指數,食用後的血糖反應也較為平緩,但若在正餐之外額外攝取,導致澱粉總量超標,血糖仍會上升。他建議,正確的食用方式應該是用來取代白米飯,做好澱粉總量的管理。

在臨床實務中,王健宇觀察到許多病患減少白米飯攝取後,轉而大量食用紅豆、綠豆等豆類,最終不僅體重增加,血糖控制也變得更加困難。他提醒,即使是升糖指數較低的五穀雜糧,攝取量仍需要適度控制。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