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睏總是想睡覺?中醫推「吃韭菜、薏仁」養肝補氣

分享:

春天萬物復甦,但你卻感到精力不濟、昏昏欲睡嗎?林良鴻中醫師指出,春睏是指在春季,人體因氣候變化、代謝變慢,出現的困倦症狀,包括身體疲憊、精神不集中,合併胃口不佳、水腫等問題。

春睏是指在春季,人體因氣候變化、代謝變慢,出現的困倦症狀。(示意圖/Pixabay)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林良鴻表示,一天之中春睏情況會集中在早上9~11點與下午3~5點尤為明顯,常見症狀有疲倦、精神不濟、肢體乏力、思緒不清晰,嚴重時更有胃口不佳、腸胃脹氣、排便不暢等消化道症狀,並合併有腰痠背痛、心情鬱悶、水腫等現象。

常見春睏3大原因

林良鴻說明,唐詩《春曉》中提到的「春眠不覺曉」即是春睏的生動寫照。一般造成春睏的可能原因常見為:

  • 人體正常的生理調節現象

由於冬季人體整體的活動度下降,導致新陳代謝變慢、變差,待春天日照時間提早及延長,人體的代謝速度及耗氧量也會隨之提升,當大腦的供氧量不足時,便會出現疲倦、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同樣的原理若發生在其他身體各處則會出現肢體乏力、水腫、腸胃不適等表現。

一天之中春睏情況會集中在早上9~11點與下午3~5點尤為明顯,常見症狀有疲倦、精神不濟、肢體乏力、思緒不清晰。(示意圖/Pixabay)
  • 各類營養素的缺乏

日前春節連假,許多人拋棄本該堅持的飲食作息,吃下各式大魚大肉及垃圾食物,身體缺乏正確的營養補充,使得大腦及身體各處發出營養不良的訊號,因而春睏。除飲食之外,冬天也因日照的不足,使身體缺乏合成維生素D的刺激,而維生素D正是情緒穩定及骨質合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在這個時節容易出現心情鬱悶及肢體痠痛等的春睏現象。

  • 季節性過敏

春季乍暖還寒,加之大氣濕度上升,季節性過敏如鼻過敏、皮膚癢、氣喘等皆容易被誘發出來,若是脾虛體質、濕氣重的人,過敏反應更會加重身體的睏倦感,久久揮之不去。

每天梳頭不僅能刺激頭皮上的穴位,還能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示意圖/Pixabay)

想要擺脫春睏、提振精神,林良鴻建議民眾用梳頭、養生食補、戶外運動,就能有效改善春睏:

  • 多梳頭:早晨起床後,別忘了梳頭及按摩頭皮。每天梳頭不僅能刺激頭皮上的穴位,還能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提升整體的陽氣,幫助恢復精神,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
  • 增加戶外活動:每天花15~20分鐘進行有氧運動,特別是在戶外,能幫助身體獲得更多的氧氣,並增加陽光曝曬,從而促進維生素D合成,提升精神,減少疲勞感,遠離春睏。
  • 補充營養:春季需要特別關注肝臟保養,建議多攝取綠色蔬菜,像是韭菜、芹菜、蔥等,有助於提升肝氣,驅散體內風寒濕氣。同時,增加蛋白質攝取,搭配利水除濕的食材,如薏仁、山藥、芡實等,幫助脾胃運化,強化身體機能。

林良鴻推薦2款春季養生食補,利用春天當令食材韭菜,以及有祛濕養肝、補氣功效的薏仁入菜,不僅能有效改善春睏的困擾,幫助提神醒腦,還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讓民眾在春季恢復活力:

林良鴻推薦2款春季養生食補,利用春天當令食材韭菜,以及有祛濕養肝、補氣功效的薏仁入菜。(圖/馬光中醫)

【薏仁蓮子山藥雞湯】食材:雞1隻、薏仁100公克、山藥150公克、蓮子50公克、芡實50公克、蔥薑少許、鹽適量、水2,500毫升

步驟:

  1. 將薏仁、蓮子、芡實洗淨並浸泡1小時,山藥去皮切塊
  2. 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水至食材完全浸沒,將鍋蓋蓋好
  3. 用中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40分鐘即可

【韭菜蛋絲】食材:韭菜100公克、雞蛋2顆、少許鹽、香油適量

步驟:

  1. 韭菜洗淨後汆燙,瀝乾水分切段,用鹽拌勻後擠出鹽水
  2. 雞蛋與鹽攪拌均勻,放入油鍋中煎成蛋皮後切絲
  3. 將蛋絲與韭菜混合,最後加入香油拌勻即可(Uho優活健康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有食譜》春睏總是想睡覺?醫揭「2時段」最明顯:吃韭菜、薏仁可防睏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