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餐桌常見的黑木耳不僅是經濟實惠的補鐵、補鈣來源,張家銘醫師引述最新研究指出,其鐵含量更是肉類的50倍,鈣含量更高達80倍,堪稱超級食物。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專頁發文詳細說明,黑木耳的營養價值遠超過一般民眾認知。研究數據顯示,黑木耳的鐵質含量不僅是菠菜的20倍,更達到一般肉類的將近50倍。在鈣質方面,每公斤黑木耳含有5.2公克鈣質,相較於一般肉類高出80餘倍,這項發現為民眾提供了一個經濟實惠的補充鐵質和鈣質的選擇。
除了豐富的礦物質含量外,張家銘指出,黑木耳的營養價值還包含約10%的蛋白質,當中含有白胺酸、離胺酸等人體必需胺基酸,這些成分對於維持肌肉功能扮演重要角色。更值得注意的是,黑木耳中的多醣體,經過多項科學研究證實具有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發炎反應的功效,甚至展現出抗腫瘤的潛力。

在營養應用方面,張家銘強調,這些科學研究發現最終目的是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他在臉書發文建議,民眾可以將黑木耳視為日常的「小藥房」,善用其豐富的鐵質和鈣質來預防貧血和骨質疏鬆。特別是黑木耳的低脂特性,更使其成為體重控制期間的理想食材選擇。
針對食用方式,張家銘提供具體建議,包括早餐可製作黑木耳露飲用,既滑順又能照顧腸胃健康;午餐可選擇涼拌黑木耳,享受爽脆口感;晚餐則可在炒青菜時添加黑木耳,有效提升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他強調,這些看似微小的飲食習慣,長期堅持將能為個人及家人的健康帶來顯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