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4日晚間證實,在疾管署署長任內期間罹患胃癌,目前病情恢復的很好。事實上,胃癌在台灣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五,好發年齡約在50至70歲之間,男性發病率更是女性的2倍,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應減少食用高鹽、煙燻、醃漬或加工食品。

台灣癌症基金會在官網指出,胃癌是發生在胃部的惡性腫瘤,其中又以「胃腺癌」最常見,而胃癌在台灣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五,好發年齡落在50至70歲之間。
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常等到出現嘔血、解黑色大便或血便的現象,才驚覺病情已變成進行型或是中晚期。若有不適時,常見的臨床症狀即消化不良或是上腹部脹痛不適,伴有輕微的噁心、反胃、胃口不好、胃灼熱感、腹脹、打嗝、食慾不振、胃口改變、全身倦怠無力或者是下痢等等。其中「上腹痛」為主要症狀,約82至90%會有如此的症狀;較嚴重則會有消化道出血、解黑便,時間久了後導致貧血,也有些人會發生體重減輕。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胃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老化、性別、抽菸、喝酒、不健康飲食、慢性萎縮性胃炎與黏膜腸上皮化生、惡性貧血、胃息肉與家族遺傳等。
其中,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得到胃癌的機會;而長期吃高鹽、煙燻、醃漬食物或加工肉品者,胃癌機率發生率也較高。反之,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減少胃癌發生;男性發病率更是女性的2倍,50歲後風險急速增加。
目前診斷胃癌除了腫瘤常規性的身體理學檢查、抽血血液檢查、生化檢查、糞便潛血檢查之外,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檢查方式還可分為「傳統胃鏡」、「經鼻胃鏡」、「上消化道攝影」、「電腦斷層掃描」等,若確診後經過外科手術切除乾淨,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文/CTWANT)
-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莊人祥證實罹患胃癌 癌症基金會:50歲以上男性風險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