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成為亞洲第一,更超越美國,躍升為全球第六。專家建議民眾觀察自己的糞便,若發現糞便「細如鉛筆」應盡快就醫。
據《Buzz Feed》報導,耶魯大學癌症中心的腫瘤內科醫生Michael Cecchini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50歲以下族群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持續上升。」雖然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生活方式和環境問題被認為是重要因素。
如何識別自己是否罹患大腸癌?Cecchini建議民眾觀察自己的糞便,健康的糞便應該是如香腸般的長條狀,能夠一次或分次排出。如果糞便的粗細和大小變得像鉛筆一樣,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若腫瘤存在於結腸末端附近,或者遍布整個結腸內部,將使糞便通過的地方變窄,進而導致糞便變細。Cecchini提到,年輕人容易覺得「只是痔瘡或類似的東西」,確實可能是這樣,但這些東西和癌症也可以共存。
衛福部也曾衛教指出,久坐不動、愛吃燒烤、紅肉與加工食品,或肥胖等問題,皆可能增加風險,吸菸與酗酒被認為是重要危險因子。另外,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因忽視而錯過治療時機,但病情惡化後可能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內有血、大便變細、腹部不適、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持續疲倦等症狀。
如果有長期的排便問題、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建議可以找腸胃科醫師諮詢、追蹤。尤其是一些癌症家族史或大腸發炎性疾病患者,更要提高警覺。雖然偶爾也會有年輕人罹患大腸癌,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但整體而言,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篩檢,仍是預防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