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逐漸轉為秋季,日落時間提早,秋雨降臨,氣溫也隨之下降。古人形容秋天「金秋嚴肅氣,凜然不可容」,這個過渡季節常讓人感到憂愁。李宗明中醫師指出,透過穴位按摩與調理,可有效緩解秋季憂鬱情緒。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李宗明表示,《黃帝內經》中提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說明秋季適合早睡早起的作息。中醫師建議,早晨起床後可先按摩「尺澤穴」和「足三里穴」,配合擴胸動作和肩關節活動,幫助胸口氣機順暢,保持心情平和。
當需要加強放鬆心情時,可將五指併攏敲打「內關穴」和「神門穴」,有效紓解鬱悶情緒。尺澤穴位於手肘窩二頭肌肌腱外側,為肺經的合穴,五行屬水,可幫助潤肺斂降身體氣機;足三里穴則在外膝眼下方三寸處,能順降腸胃氣機,幫助肺氣下行。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面,握拳時前臂正中有兩條筋突出,內關穴就在兩筋之間,手腕橫紋上三指幅高度。李宗明醫師解釋,內關穴具有促進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效果,能使心跳變慢、腸胃蠕動加快、肌肉放鬆等,讓人體呈放鬆狀態。神門穴則位於手腕橫紋處小指側的凹陷處,屬於心經的輸穴與原穴,具有寧心安神功效。

李宗明醫師分享曾有患者因家中變故而出現胸口鬱悶、恐慌、食慾降低、難以入睡等症狀,經脈診發現屬「弦」脈,伴隨不穩定的細微浮動感。透過針灸及中藥調理數日後,患者精神恢復,睡眠改善,胸口鬱悶及恐慌現象緩解。
為緩解秋季憂鬱情緒,李宗明醫師特別推薦「百合銀耳湯」藥膳。材料包括乾燥百合12克、鮮銀耳50克、蓮子20克及少許黑糖。製作時先將乾燥銀耳泡溫開水,再與洗淨的百合、蓮子和1500毫升溫開水一同入電鍋蒸煮,待銀耳釋出膠質即可,最後依個人喜好添加黑糖調味。
李宗明醫師表示,百合和銀耳能潤肺幫助肺氣下降順暢,蓮子則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共同幫助緩解秋季憂鬱症狀,讓人在這個詩意盎然卻容易生愁的季節中,保持身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