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婦感染「超級細菌」 黃金救命關鍵1小時 靠AI精準選藥「成功續命」!

分享:

記者藍麗琪/綜合報導

78歲的黃媽媽(化名),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病病史,4月因雙下肢紅腫,住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病況危急轉入加護病房後高燒不退,5月併發肺炎,感染了「超級細菌」,所幸院方採用AI智抗菌平台,檢測出細菌抗藥性,迅速更換抗生素,成功阻止病情惡化!

78歲婦人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病病史,因雙下肢紅腫住進醫院。(示意圖非病患本人,圖/pixabay)

黃媽媽4月中旬因雙下肢紅腫,住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不料突然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昏迷,緊急插管轉送加護病房,又因左腿深部栓塞進行治療;黃媽媽在加護病房高燒不退,5月底併發肺炎,肺部嚴重浸潤;緊急使用抗生素Ceftazidime治療,並進行痰液培養,證實黃媽媽感染俗稱「超級細菌」的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病況相當棘手!

關鍵1小時!運用智抗菌平台AI輔分析 選出正確藥物精準打擊感染病菌

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有多重抗藥性,嚴重影響臨床的治療成效,醫護團隊遂啟用智抗菌平台,在1小時內預測出此超級細菌,會對黃媽媽使用的抗生素Ceftazidime產生抗藥性,系統並建議改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levofloxacin),實際用於黃媽媽身上果然成功打擊感染病菌,後續順利拔管,復原狀況良好,並於7月下旬出院返家休養。

「超級細菌」抗藥性強,第一間時間很難檢測出來,醫師只能先憑經驗給藥,治療困難外,錯誤用藥又會增強抗藥性,令醫界備感頭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資訊、人工智慧、檢驗醫學、藥理學及感染症五大領域成立「智抗菌平台」,開發出「智能抗藥性細菌快速預測系統」,串接質譜儀資料與藥敏,預判是否具有抗藥性,將整個流程縮短為1小時,幫助醫師提早施用正確的抗生素,阻止病情惡化。

中國附醫智抗菌平台,連結四大平台功能:敗血症風險與致死率預測、智速檢抗藥性預測、抗生素治療輔助決策系統、個人微生物抗菌譜,透過AI智慧醫療系統快速預測超級病菌並輔助醫師精準投藥治療(圖/中國附醫提供)

周德陽院長表示,「智抗菌平台」能將院內5年感染病菌死亡率降低25%, 5年平均用藥錯誤率也下修63%;「智能抗藥性細菌快速預測系統」也獲得臺北生技獎,國家新創獎與未來科技獎肯定;並在今年登上頂尖國際醫療學術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國際感染權威期刊》(2022年9月)、《Microbiology Spectrum美國微生物研究期刊》(2022年3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副院長說明,常見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引發敗血症 、骨髓炎、肺炎以及心內膜炎;還有碳青黴烯類抗藥的克雷伯氏肺炎菌會導致起肺炎、尿道感染、菌血症、腦膜炎、肝膿瘍及傷口感染等。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先天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免疫能力低下的病人一旦感染,治療就倍加困難,臨床上常見會產生肺炎,血流感染、傷口和泌尿道感染。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