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14)日公布高雄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患者為居住楠梓區的30多歲女性,經檢驗確認感染登革病毒第一型。患者於10月上旬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後就醫確診,目前正在住院治療中,其密切接觸者暫無出現相關症狀。

疾管署指出,這名確診個案在潛伏期間並無出國紀錄,主要活動範圍僅限於住家及工作地點。衛生單位已在社區展開擴大疫調工作,同時在確診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周邊進行緊急防治措施,包括加強病媒蚊密度調查、清除可能的病媒蚊孳生源,並加強衛教宣導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確診個案感染的第一型病毒株,與8月份在鼓山區及三民區出現的第二型群聚感染案例不同,相關單位已完成病毒基因定序,將進一步追查可能的感染源。

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2025年截至10月13日,全台累計21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以高雄市13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6例,宜蘭縣及台北市則各有1例,目前無重症及死亡案例。境外移入病例則累計202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其中91%來自東南亞國家,以印尼58例居首,其次依序為越南50例、菲律賓25例及泰國21例。
全球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今年至今已累計超過426萬例確診病例,死亡病例超過3千例,疫情遍及101個國家及地區。美洲地區疫情最為嚴重,以巴西、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的病例數最多。

亞洲地區方面,大陸近期疫情呈上升趨勢,孟加拉的疫情則處於高峰期波動,同時孟加拉、越南、斯里蘭卡及柬埔寨等國的病例數均較去年同期增加。非洲地區則以蘇丹、馬利等國的病例數較多。
疾管署提醒民眾,目前氣溫仍適合病媒蚊活動與繁殖,呼籲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防疫措施,主動清除周遭環境中可能的病媒蚊孳生源。外出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含有敵避、派卡瑞丁或伊默克等成分的防蚊藥劑。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