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多歲男子因高血脂就醫,雖然遵醫囑服藥並力行清淡飲食,但2個月後膽固醇不降反升,經醫師詳查發現,病患錯誤的飲食觀念才是血脂失控的主因。

減重醫師陳榮堅表示,該名男子初診時低密度膽固醇約160 mg/dL,已超出正常值100 mg/dL許多。醫師開立降血脂藥物並叮囑注意飲食及運動,豈料2個月後回診檢查,低密度膽固醇不降反升至180 mg/dL。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經醫師詢問飲食內容才發現,病患認知中的「清淡飲食」包含清粥、白麵、饅頭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並刻意減少肉類和海鮮的攝取。陳榮堅指出,這種飲食方式反而會造成血脂上升,因為過多醣類攝取對身體的危害可能比高油、高鹽更大。

為糾正病患的錯誤觀念,醫師安排其攜眷接受營養師諮詢,調整飲食內容。在減少澱粉攝取量,同時增加肉類、蛋類及蔬菜的均衡飲食下,一個月後該名男子的膽固醇數值便下降至120 mg/dL,降幅超過3成。
陳榮堅強調,無論是控制血脂或血糖,均衡的營養攝取至關重要,不能忽視蛋白質的重要性。有時高血脂患者血脂控制不佳,並非藥物無效,而是飲食選擇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