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融風險?陸多家銀行收緊無卡存取款業務 遭網友怒批「倒退」

分享:

記者孫蔣君/綜合報導

據陸媒《證券時報》29日報導,近日,大陸多家銀行以降本增效和金融風險為由,收緊無卡提款業務,對此,許多大陸網友表示不滿和質疑。

近日,大陸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業收緊了無卡提款業務。(示意圖/翻攝自微博)

據報導,自2022年8月以來,大陸多家國營及股份銀行宣布暫停無卡存取款相關業務,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近日,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業也收緊了無卡提款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此舉系銀行為降本增效而做出的調整,另外自助設備的無卡現金類業務易造成金融風險,也使得多家銀行陸續跟進收緊該業務。

據報導,無卡存取款服務雖被收緊,但大多數銀行並非直接關停自助設備的無卡現金類業務,諸如掃碼存款、「刷臉」存款等服務仍可使用。

例如,目前大陸招商銀行手機銀行APP仍可使用掃碼存取款服務,行動條碼取款服務無需實體卡,使用手機銀行掃描ATM產生的行動條碼,然後指定卡號及金額,並在ATM輸入提款密碼即可完成交易,單日單卡限額2萬元人民幣(約8.9萬新台幣);掃碼存款則限額5萬元人民幣(約22.3萬新台幣),且只能存活期。

一名女子在大陸ATM機上操作無卡提款。(示意圖/翻攝自微博)

據報導,有金融業資深分析師表示,自助設備無卡存取款的收緊,主要出於用戶使用度和安全性考量,並預測後續將會有更多銀行跟進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

對此,許多大陸網友認為,無卡存取款很方便,取消這一業務是倒退:「銀行卡早丟了,就靠無卡存取了。」「最好用最方便的功能居然要取消。」「是讓大家把現金用起來嗎?」有人在微博相關話題下開酸:「去提款,我還以為是搶你們(銀行)的錢呢。」

還有不少網友質疑:「金融風險在哪裡?無卡也需要卡號和身份驗證啊,臉部識別,而且ATM都有監控。」「數位人民幣:那我算什麼? 」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