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昏厥的定義是腦部血流供應不足造成暫時功能障礙而導致意識喪失。大腦血流中斷只須超過6-8秒即可引起意識喪失,根據《自由健康網》報導指出,常見原因有迷走神經性昏厥、心因性昏厥、姿勢性低血壓。
圖/Pixabay
血管迷走或血管抑制昏厥是最常見的昏厥。疼痛、恐懼、焦慮、咳嗽,導致迷走神經活性增強,進而降低心跳和血管舒張,使得心臟血液輸出量下降,腦部血液灌流不足產生頭暈及昏倒。也可能因吃太多、喝酒、密閉空間及環境濕熱導致,不過幾乎都會有前驅症狀,如:疼痛、躁熱、噁心、嘔吐、頭暈、眼花、蒼白、盜汗、手腳冰冷最後失去意識。
心因性昏厥是因心臟構造異常或心律不整所致。瓣膜性疾病、原發性肺高壓、肺栓塞、病竇症候群(心跳過慢)、陣發性心室頻脈、心肌病變、心肌梗塞是常見心因性昏厥原因。易反覆發作且常常沒有前驅症狀,後續併發症也較多。
姿勢性低血壓發生在姿勢改變之後,其昏厥可能是體內水分缺乏導致,如:水分攝取不足、嘔吐、腹瀉、月經出血、使用利尿劑等。
其他原因
●腦部血管病變:因腦部血管病變狹窄使血流供應減少,讓血管變窄的可能原因有動脈硬化、血栓、栓塞等。
●腦部器質性病變:如癲癇,伴隨肢體抽蓄。
●其他原因:導致的昏厥的情況有低血糖、貧血、過度換氣等。
對於患有迷走神經或血管抑制導致的昏厥,除了相關用藥外,有前驅症狀的患者應會識別前驅症狀,有症狀時儘快放低身形以避免摔傷。而有姿位性低血壓的患者,建議每次從床上坐起時放慢行動,先於床邊坐至3-5分鐘,以利讓血液有緩衝的時間能夠順利運送足夠的血量至腦部,也可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