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短多長空?模型估算30年後美經濟恐萎縮4.6%

分享:

美國國會通過總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經濟學家認為法案效益短多長空,尤其巨額赤字恐拖累日後經濟,甚至有模型估算30年後美國GDP會萎縮4.6%、薪資將倒退3.5%。

美國國會已通過大而美法案。(圖/美聯社)
美國國會已通過大而美法案。(圖/美聯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法案兌現川普的兩項主要競選承諾:一是將2017年減稅政策長期化,二是取消對小費、加班費與社會保障受益者的課稅;根據估算,這些措施在未來10年將增加4.5兆美元財政支出。

法案還包含關於1500億美元經費用於邊境安全、拘留中心與移民執法人員,另提撥1500億美元供軍事開支,包括川普的「金穹」飛彈防禦計畫。

這項立法透過削減食物援助、醫療補助及取消清潔能源計畫的租稅優惠撙節經費。但美國國會預算處(CBO)預估,最終版的法案10年內會讓聯邦赤字增加3.3兆美元,高於原先估計的2.4兆,此外還會讓數百萬人失去醫療補助的照應。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今年起國防與邊境執法的預算將顯著增加。小費收入者、加班工作者與64歲以上者,最快今年就可受惠於稅負減免。法案並透過於2027年生效的資格限制條款,使數百萬人喪失醫療補助(Medicaid)與糧食補助資格,以減少未來社福支出。

經濟學家們認為,這項法案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原因是法案內最大支出部分,其實只是把川普2017年的減稅與就業法(TCJA)延長(原本將於今年底到期),實際新增的刺激力道不大。

法案中部分條款可望短期內提振經濟,包括對小費收入、加班費與高齡納稅人的暫時性減稅措施,以及企業投資可全額一次性扣抵的規定。此外,國防與邊境安全支出增加,也有助於拉抬短期成長。

除企業投資的全額扣抵外,其他振興條款都將在幾年內逐步退場。與此同時,對醫療補助(Medicaid)及其他支出的刪減,則要等2026年期中選舉後才會生效。意即整體政策的激勵效果集中在前期,而削減支出產生的拖累效應則要到後面才會出現。

主張控制財政赤字的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RFB)估算,若法案中各項減稅與支出措施最終全數永久化,到2034年將累計增加5.5兆美元赤字,高於目前預估的4.1兆,並使美國聯邦債務占GDP比重攀升至127%。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預算模型中心(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預估,法案新增的聯邦債務將排擠民間投資,導致2034年底美國經濟規模縮小0.3%,而非白宮所宣稱「可促進經濟成長」。拖累效應還會隨時間加重:30年後美國GDP會萎縮4.6%、薪資將倒退3.5%。(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