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探病反釀禍!糖尿病翁「肺炎再染流感」險插管

分享:

一名61歲糖尿病患者因流感感染險些插管,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指出,慢性病患者面對流感病毒的威脅,往往因共病因素導致病情迅速惡化,呼籲民眾切勿輕忽流感的危害。

一名61歲糖尿病患者因流感感染險些插管。(示意圖/Pixabay)

這名患者年初因肺炎住院,經抗生素治療後病況稍有起色,但近日突發呼吸急促、胸悶等症狀,檢測結果顯示右下肺再次感染,確診為流感病毒陽性。追查後發現感染源疑為前來探病的家人,該家人曾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等症狀。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表示,流感病毒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響尤為嚴重,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流感病毒的侵襲猶如在慢性病患者已經脆弱的健康狀態上再加一把火,導致病情急速惡化。

馮嘉毅進一步指出,由於患者年齡偏高且患有多重慢性病,其病情迅速惡化至血氧持續下降、呼吸困難,甚至面臨插管的重症風險。經過兩輪抗病毒治療後,患者病況逐漸穩定,最終脫離重症危機。馮嘉毅提醒,流感並非普通感冒,許多民眾因誤判病情而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在短時間內急速惡化,進而需要住院或加護病房治療。

台灣「柔道男神」楊勇緯(左起)、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提醒民眾流感防治重要性。(圖/中央社)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表示,流感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不全者。流感病毒株快速變異且傳染性極高,容易在家庭與社區間快速擴散,幼童與長者往往成為病毒攻擊的破口。

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每10位流感住院患者中,有3至4人會併發急性肺炎。陳育民指出,流感的「三部曲」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嚴重併發症」,若未能在輕症期積極治療,病毒擴散至肺部後可能誘發免疫風暴,進而引發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敗血症或多重器官衰竭,加護病房的治療需求因此大幅增加。

若家中有人確診流感,其他接觸者應主動就醫諮詢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以便及早中斷傳染鏈。(圖/報系資料照)

此外,馮嘉毅強調,台灣共病人口逐年攀升,流感已成為難以預測的健康風險之一。若家中有人確診流感,其他接觸者應主動就醫諮詢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以便及早中斷傳染鏈,降低家庭內部病毒快速擴散的風險。

醫師呼籲民眾不要輕忽流感的威脅,尤其是高危險族群應在病情初期積極治療,避免錯過48小時的治療黃金期。同時,流感重症的防範需要家庭成員共同配合,若有相關症狀應儘早就醫,並遵循專業醫師的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重症風險。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