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果+香蕉=營養互相殘殺?抗發炎成分吸收暴跌84%

分享:

莓果富含抗發炎成分黃烷醇,但若與香蕉一起打成果汁,人體吸收的黃烷醇量將大幅下降84%。香蕉中的多酚氧化酶會破壞莓果中的黃烷醇,若要攝取黃烷醇的抗發炎功效,應避免將莓果與香蕉混合食用。

黃烷醇屬於類黃酮,對心血管健康、血流循環、腦部功能與抗發炎都有助益。(示意圖/Pexels)
黃烷醇屬於類黃酮,對心血管健康、血流循環、腦部功能與抗發炎都有助益。(示意圖/Pexels)

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分享,許多人喝果昔是為了補充多酚營養素。黃烷醇屬於類黃酮,是多酚家族的重要成員,廣泛存在於蘋果、梨、葡萄、藍莓、黑莓與可可等食物中,對心血管健康、血流循環、腦部功能與抗發炎都有助益。美國營養師學會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400至600毫克黃烷醇,但研究顯示,只要添加一根香蕉,就會使黃烷醇的吸收量大幅降低。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團隊在《Food and Function》期刊發表的研究中發現,香蕉含有的多酚氧化酶(PPO)會嚴重影響黃烷醇的吸收效果。研究人員解釋,香蕉剝皮後變黑的現象,正是PPO啟動的氧化反應。研究團隊好奇若將高PPO含量的水果(如香蕉)與富含黃烷醇的莓果一起打成果汁,是否會影響人體對黃烷醇的吸收。

莓果富含抗發炎成分黃烷醇,但若與香蕉一起打成果汁,人體吸收的黃烷醇量將大幅下降84%。(示意圖/Pixabay)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者安排受試者分別飲用兩種果汁:一種以香蕉為基底(高PPO),另一種使用綜合莓果(低PPO)。同時,也讓受試者吞服黃烷醇膠囊作為對照組。之後分析受試者的血液與尿液樣本,測量體內吸收的黃烷醇含量。

結果顯示,喝香蕉果汁的受試者體內黃烷醇濃度比對照組低了84%。研究者賈維爾·奧塔維亞尼(Javier Ottaviani)表示,他們原本預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沒想到僅一根香蕉就能讓吸收量「腰斬再腰斬」,結果遠超出研究團隊的預期。

韋恩強調,香蕉本身富含鉀、多酚、維生素B6等營養素,是優質水果。(圖/Photo AC)

韋恩強調,香蕉本身富含鉀、多酚、維生素B6等營養素,是優質水果,問題不在於香蕉本身,而是在於食物搭配方式。若飲用果昔的目的是為了補充黃烷醇,例如莓果果汁、可可果汁或葡萄冰沙,就不應加入香蕉,以免高PPO提早氧化掉寶貴的黃烷醇。

對於想要補充黃烷醇的民眾,研究建議將富含黃烷醇的食材(如莓果、葡萄、可可)搭配低PPO的材料,例如鳳梨、柳橙、芒果或優格。相反地,香蕉、甜菜葉等高PPO食材可以與其他水果一起食用,但不適合用來補充黃烷醇。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