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被喻為「洗腎王國」,洗腎人數超過9萬,人口占比位居全球之冠。但不少民眾仍對腎病一知半解,腎臟科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前常無症狀,若出現蛋白尿、血尿等情況應就醫檢查,並建議民眾應定期接受健檢,才能早期介入治療、遠離洗腎。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灣腎臟醫學會所發布最新「台灣腎病年報」,2020年新增長期透析人數1萬2381人。理事長吳麥斯更示警,我國腎病人數高達263萬人,腎病預防不能掉以輕心;他說,末期腎病變患者必須洗腎,去年洗腎病友累積9萬6000多人,如果未能妥善控制,恐破10萬人大關。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表示,台灣洗腎人數超過9萬,人口占比位居全球之冠、更有「洗腎王國」稱號,但一般民眾雖會擔憂,但對於腎病卻一知半解。他在此提供腎臟病常見五大症狀「泡、水、高、貧、倦」,可作為民眾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依據。
泡:泡泡尿,尿蛋白增加,造成小便容易有泡泡而且久久不散。
水:水腫,主要出現在下肢,按壓後會產生凹痕、無法馬上回彈。
高:高血壓,慢性腎臟病是造成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原本就有高血壓的人,如果合併腎臟病,會讓血壓控制更困難。
貧:貧血,腎臟有促進紅血球生成的功能,慢性腎臟病會造成貧血及血紅素下降。
倦:倦怠,容易感到疲勞。
他說,若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可透過基本的抽血及驗尿檢查瞭解腎臟受損情形。抽血檢查主要看的是腎臟過濾體內毒素能力,以檢測血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的方式推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腎絲球過濾率至少要有60 ml/min以上才算正常。此外,若腎臟過濾功能出問題,尿液檢查也會出現蛋白尿和血尿現象,但血尿可能受到泌尿道出血、腫瘤等影響,因此需要排除才能確認是腎臟問題。
謝至同提醒,民眾若是持續有蛋白尿、血尿,或者是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 ml/min持續三個月以上,就代表腎臟功能異常,需要儘早就醫,因「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前常常是沒有症狀的」,建議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提早發現腎臟病才能及早介入治療、延緩腎臟功能退化、遠離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