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忠/反共萬靈丹?──不要再讓中共成為台灣政治人物擺爛的藉口

分享:

文/許文忠博士(台灣社會共好論壇研究員、暨大國企副教授)

在今日的台灣,「反共」幾乎成為政治正確的代名詞。從國民黨到民進黨,誰不表態反共,誰就可能被指控「親中」、「叛國」。但仔細追溯其歷史與現實意涵,會發現反共早已失去實質意義。它不僅無法解決台灣的問題,反而成了政治人物掩飾無能、轉移焦點的萬用藉口。

作者認為現今台灣的許多困境與共產黨無關。(圖/新華社)
作者認為現今台灣的許多困境與共產黨無關。(圖/新華社)

一、反共的起點:從權力爭奪到統治工具

「反共」源自上世紀的國共內戰,當時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爭奪的是中國的治理權與統治權。戰敗後的國民黨退守台灣,為了鞏固島內政權,將反共上升為「國策」與「信仰」。

在戒嚴時期,「反共」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控制。任何異議都可能被指為「共諜」、「叛亂」,人民被迫在恐懼與服從之間選擇。白色恐怖時期的種種案件,正是以「反共」為名進行的政治清洗。

因此,反共在歷史上並非為了民主自由,而是為了政權延續。它是統治機器的產物,而非自由思想的象徵。

反共源自國民黨的國共內戰。(圖/中天新聞)
反共源自國民黨的國共內戰。(圖/中天新聞)

二、冷戰結構下的延伸:恐懼取代理性

台灣的反共浪潮,正值美國冷戰高峰與「麥卡錫主義」盛行時期。美國以反共為旗號,在全球展開思想審查與政治獵巫。國民黨政權順勢接軌國際潮流,將自己包裝成「自由世界前哨」。

然而,這場「自由保衛戰」的結果,卻是在台灣創造了另一種不自由。白色恐怖下,成千上萬的台灣人民因思想或書籍被捕,知識份子被噤聲,社會陷入長期恐懼。反共最終成為壓抑人民、凍結民主的鎖鏈。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當反共被用來取代治理,它就不再是政治理念,而是權力的工具。

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三、民進黨的接棒:從反共到「抗中保台」

隨著民主化,國民黨的威權體制崩解,但反共話語並未消失,而是被民進黨繼承並改裝。民進黨以「抗中保台」取代「反共復國」,同樣將中國共產黨描繪成台灣一切威脅的根源。

在這樣的政治敘事下,任何主張兩岸交流或合作的人,都可能被貼上「親共」、「紅統」的標籤。公共討論的空間被壓縮,理性聲音被噤斷。經濟合作變成「統戰」、文化交流變成「滲透」、主張和平變成「投降」。

結果,「反共」再度變成政治動員與思想控制的手段,只是主角換了,方法依舊。

國民黨的反共話語被綠營繼承。(圖/截自曹興誠臉書)
國民黨的反共話語被綠營繼承。(圖/截自曹興誠臉書)

四、反共的空洞: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

若反共真能讓台灣更強、更穩、更民主,那這口號或許還有價值。

但現實是:台灣的軍購支出年年創新高,戰略卻更依賴美國;經濟對中國大陸依存度仍超過四成;青年面臨高房價、低薪與產業外移;能源、教育、醫療、交通等內政問題日益惡化。

這些困境都與「共產黨」無關,卻被政客用「中共威脅」輕鬆帶過。當執政無方時,他們怪中共;外交受挫時,怪中共;經濟低迷時,也怪中共。於是,「反共」變成政治人物最廉價的藉口,讓他們得以逃避責任、掩飾失能。

這種政治懶惰,比共產主義更可怕。它讓台灣陷入一種「以敵人為遮羞布」的治理模式──問題永遠是別人造成,解方永遠不在自己身上。

五、不要再讓中共成為政治人物擺爛的藉口

今日的台灣,真正的危機不是中共的崛起,而是台灣政治人物的怠惰。每逢內政失靈、民怨升高,政客就高喊「中國威脅」來鞏固選票。這樣的政治,從國民黨到民進黨都一樣,只是換了劇本與顏色。

更荒謬的是,如今部分國民黨人士為了主席選舉全力鬥爭,也不惜以「中共介入」為藉口,去打壓那些兩岸人民都喜歡、主張和平理性的候選人。這樣的作法,與當年以「反共」整肅異己並無不同。

反共再度淪為權力鬥爭的工具,而非理念之爭。我們必須清楚:中共不是台灣一切問題的根源,更不是任何政黨施政失敗的擋箭牌。如果政治人物繼續以中共為藉口逃避改革,那麼他們與當年戒嚴體制下的統治者並無二致。

國民黨主席選舉傳出境外勢力介入。(圖/中天新聞)
國民黨主席選舉傳出境外勢力介入。(圖/中天新聞)

六、回歸憲法與人民自由:讓選擇權回到台灣人手上

中華民國憲法明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未來應以和平方式統一。這不代表要立即統一,而是提醒我們:兩岸關係的處理,必須建立在制度、理性與人民意志之上,而非仇恨與恐懼。

台灣真正需要的,不是反共,而是能力──能處理房價問題的能力;能改革教育的能力;能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能力;能與對岸理性共存的能力。

若政治人物不面對這些核心課題,只會用中共來轉移焦點,那麼再多「反共口號」也只是空洞的喊話。

結語:讓政治回到責任,而非恐懼

從國共內戰、白色恐怖、冷戰對抗,到今日「抗中保台」的政治操作,「反共」始終是政權維護的工具,而非民主深化的道路。

七十年來,它沒有讓台灣更自由,反而讓人民習慣了恐懼、麻木與分裂。

如今,我們應該勇敢說出:反共沒意義,因為真正的敵人不是共產黨,而是台灣政治人物的不作為。請不要再讓中共成為台灣政治人物擺爛的藉口。真正的民主,不是靠罵對方來維持,而是靠自己努力去改善。台灣的未來,應由人民理性選擇,而不是恐懼驅動。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