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口驚現千年遺跡! 「和平島B區」升格國定考古遺址

分享:

文化部昨(13)日召開第十屆考古遺址審議會第四次會議,出席委員一致通過將「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為國定考古遺址,成為全台第13處國定等級的考古場域,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公告納入保護。

「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為國定考古遺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為國定考古遺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文化部指出,該遺址涵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的文化層,遺留包括史前聚落、墓葬、冶鐵遺跡,甚至延續至西班牙殖民時期。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考古成果,不僅反映台灣北部史前人群的生活痕跡,也與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東亞航海網絡、宗教傳播密切相關,突顯其歷史價值與多元文化意涵。

審議委員陳光祖在會中指出,儘管目前遺構面積不大,但該地點的考古發掘成果豐富,展現史前到歷史時代的多元文化內涵,具備國定考古遺址的指定價值。他也建議持續擴大研究範圍,未來可望納入同在和平島上的A與C區考古遺址。

根據文化部說明,和平島B遺址位於基隆港出入口處,歷來為北台灣的交通與聚落樞紐。考古挖掘中發現大量器物與建構痕跡,顯示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居民在此生活;而到了鐵器時代,該區域部分轉作墓葬使用,並出現鍛鐵等技術活動,與原住民巴賽族群文化特徵高度相關。

「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為國定考古遺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為國定考古遺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文化部進一步說明,西班牙人於殖民時期在此興建教堂,成為天主教傳入台灣的歷史見證,更承載跨文化與宗教交流的重大意義。文化部強調,該遺址的發現對釐清台灣北部史前文化脈絡、理解台灣在東亞貿易與文化網絡中的角色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甚至具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

此外,文化部也表示,未來將攜手基隆市政府,加強遺址的保護、研究與推廣工作,並深化與當地社區的連結,活化文化資產,使和平島的重要歷史角色能被更多人了解與認識,進一步推動在地文化觀光與教育資源整合。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