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關鍵在生活細節!營養師曝10大「隱形肥胖陷阱」

分享:

為何平時吃不多,體重還是默默往上飆?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列出10大「隱形肥胖陷阱」,包括吃太快、少喝水、吃宵夜、久坐、睡眠不足、壓力過大,以及蛋白質與纖維攝取不足、愛用高熱量沾醬與用餐不規律等,這些壞習慣都會讓代謝失衡、食慾增加,最終導致體重失控。

營養師提醒,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可能就會成為「隱形肥胖陷阱。」(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營養師提醒,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可能就會成為「隱形肥胖陷阱。」(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營養師高敏敏昨(17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她常遇到許多人疑惑,明明沒有吃很多,但體重卻總是默默上升。她提醒,其實問題往往隱藏在日常生活的一些細節之中,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可能就會成為「隱形肥胖陷阱。」

她指出,吃飯太快是一個常見原因。當人們快速進食時,大腦來不及接收「飽」的訊號,結果往往吃下超過需要的熱量。相反地,若能細嚼慢嚥並以7分飽為原則,就能避免過量攝取。此外,喝水不足也是問題之一,因為身體在缺水時,往往會誤以為是飢餓,進而產生對食物的渴望。

夜間進食同樣會造成影響。宵夜不僅打亂代謝節奏,如果食物本身屬於高熱量,例如泡麵或炸物,更容易累積額外負擔。加上現代人長時間久坐,肌肉處於放鬆狀態,脂肪堆積風險上升,並提高慢性疾病的機率。她建議上班族應定時起身活動,讓身體保持基本的能量消耗。

高敏敏續稱,睡眠不足則會干擾荷爾蒙平衡,使飢餓素和瘦體素失調,進一步誘發對高糖、高油脂食物的強烈渴望。若再加上長期生活壓力,皮質醇分泌升高,也會讓人傾向選擇高熱量食物或甜食,甚至引發暴飲暴食與情緒波動。

除了生活作息,飲食內容也不容忽視。高敏敏提醒,蛋白質攝取不足容易降低飽足感,減少基礎代謝率,並在減脂過程中加速肌肉流失,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肌少症。膳食纖維不足則會減少腸胃蠕動,讓消化速度變慢,血糖也更不穩定。若能在餐前先吃蔬菜,不僅能增加飽足感,也有助於腸道順暢。

(圖/翻攝自Facebook/高敏敏 營養師)
高敏敏營養師列出10大「隱形肥胖陷阱。(圖/翻攝自高敏敏 營養師臉書)

她也提到,許多人在餐點中習慣添加各式沾醬,但這些額外的調味品往往含有大量油脂與熱量。例如一份僅30公克的凱薩醬就可能高達130至180大卡。她建議可用無糖優格或天然水果醋取代,以減少不必要的負擔。

最後,不規律的用餐時間同樣會造成血糖與荷爾蒙水平波動,影響食慾與代謝,進而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高敏敏強調,減肥並非單純依靠少吃,而是必須從生活習慣全面調整。她提醒大眾,不妨先檢視自己日常踩到哪些「地雷」,逐步改變,才能在健康的基礎上達到理想體態。(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減肥關鍵在生活細節!營養師曝10大「隱形肥胖陷阱」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