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上班族!包飯糰10年早餐店老闆娘遭「滑鼠手」纏身

分享:

一名35歲早餐店老闆娘蕭小姐,從事包製飯糰和苜蓿芽捲長達10多年,近期右手腕持續疼痛,甚至痛到落淚。經就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透過中醫針灸治療一個月後才獲得改善。

一名35歲早餐店老闆娘蕭小姐,從事包製飯糰和苜蓿芽捲長達10多年,近期右手腕持續疼痛,甚至痛到落淚。(圖/Photo AC)

蕭小姐表示,起初右手腕出現陣陣麻痛,由於早餐時段顧客多半趕著上班上學,即使疼痛難耐,她仍需加快動作持續工作。有顧客見她工作時流淚,還誤以為是被糯米飯的蒸氣燻到。情況日益嚴重,到後來連夜間睡眠都會因劇痛而驚醒。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指出,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是因正中神經在通過腕隧道時受到壓迫所致。他解釋:「近年來患者人數持續增加,且呈現年輕化趨勢。重度使用腕部會導致腕隧道空腔口徑變小,擠壓到正中神經,引發手掌麻木和抽痛等症狀。」

黃鋒榮說明,此症並非電腦重度使用者的專利,從事重複性腕部活動的工作者同樣容易罹患,如包製飯糰、採茶、除草的農夫、裝配員等職業都是高風險群。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指出,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是因正中神經在通過腕隧道時受到壓迫所致。(圖/衛福部彰化醫院

針對治療方式,黃鋒榮表示:「初期可透過針灸舒通經絡,主要針對前臂屈肌群的大陵、內關、合谷等穴位,配合曲池穴,並搭配艾灸及薰藥洗,幫助經絡溫熱暢通,緩解局部壓迫及發炎反應。情況較嚴重者可服用活血化瘀、促進循環的中藥,通常一個月內可見明顯改善。若症狀更為嚴重,則需考慮進行外科手術,切開橫腕韌帶以緩解正中神經壓迫。」

黃鋒榮強調,即使經治療改善,患者仍需適度減少重複使用手腕的頻率,否則可能導致症狀復發。他呼籲:「一旦出現手腕痛麻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治,若拖延至肌肉萎縮階段,即使接受手術治療,康復效果也較不理想。」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