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雖是健康零食首選,但若選擇錯誤反可能加重身體發炎!許嘉珊醫師建議民眾應優先選擇富含Omega-3的核桃、夏威夷豆,並提醒花生因Omega-6含量過高,反而可能加劇體內發炎反應。

耳鼻喉科醫師許嘉珊在其臉書粉專「履行生活 許嘉珊醫師」發文詳細解析各類堅果的營養成分與對人體的影響。她表示,從體內脂肪酸平衡的角度來看,Omega-6與Omega-3的理想比例應維持在2比1到4比1之間。其中,Omega-6主要以亞麻油酸形式存在,人體會將其轉化為花生四烯酸,這是發炎介質的前驅物。
針對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許嘉珊醫師提醒,由於日常外食已經攝取過量的Omega-6,若再額外攝取高Omega-6的堅果,恐加重體內發炎情況。相反地,適量補充富含Omega-3的堅果,不僅能幫助抗發炎,部分堅果所含的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更具有促進血脂代謝和減少發炎性細胞激素生成的功效。

許嘉珊醫師依據堅果的營養成分,特別列出抗發炎效果的排序建議:核桃位居首位,其次為夏威夷豆、杏仁、腰果、開心果,最後則是花生。其中,核桃因具有最高的Omega-3含量,且富含可轉換為Omega-3的ALA,被譽為「抗發炎冠軍」。夏威夷豆雖然Omega-3含量較少,但因Omega-6含量同樣偏低,加上富含Omega-9,仍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食用份量,許嘉珊醫師建議,每日攝取量以一小把(約25至30克)為宜,約等於半個手掌大小,避免因攝取過量導致熱量超標。她特別補充,除了核桃、夏威夷豆外,巴西堅果因富含硒元素,同樣具有減少氧化壓力、抑制慢性發炎的功效,建議每日食用2至4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