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滷味、肉圓要注意!醫示警:國民美食恐成血糖殺手

分享:

台灣街頭巷尾林立的小吃攤販,不僅是觀光客必訪景點,更是在地人日常飲食的重要來源。范亞萱醫師近日在YouTube頻道上提醒,部分國民美食可能暗藏「血糖陷阱」,民眾應當提高警覺。

范亞萱醫師近日在YouTube頻道上提醒,部分國民美食可能暗藏「血糖陷阱」,民眾應當提高警覺。(示意圖/Pixabay)

家醫科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民眾認為只要不吃甜食、不喝含糖飲料就能遠離糖尿病,但事實並非如此。她特別點名四款台灣常見的國民小吃,包括肉圓、羹麵、滷肉飯及滷味,都可能成為血糖的隱形殺手。

以羹麵為例,范亞萱解釋,羹麵屬於勾芡食物,製作過程中使用地瓜粉或樹薯粉勾芡,再加上麵體本身,形成「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對健康較為不利。而滷肉飯和滷味雖然常被視為正餐選擇,但其醬汁中往往含有大量糖分,長期食用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建議,特別製作了「紅黃綠燈」食物分類表。其中,蔬菜湯、蒸魚、茶葉蛋、低脂牛奶、去皮雞肉等被列為綠燈食物,可每日適量食用。

范亞萱強調要適時補充蛋白質和蔬菜,以平穩血糖波動。(示意圖/Pixabay)

而甜豆漿、油豆腐、煎蘿蔔糕、調味堅果類則屬於黃燈食物,建議減少攝取;至於冰淇淋、蔥油餅、魚丸、鳳梨蝦球、水果乾等高熱量、高糖、高油和高鹽的食物,則被標示為紅燈,應盡量避免。范亞萱建議,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在於均衡飲食,避免過度攝取單一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類。她特別強調要適時補充蛋白質和蔬菜,以平穩血糖波動。

此外,養成運動習慣也很重要,建議從餐後散步15分鐘開始,逐步提升至每週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並配合每週兩次的肌力訓練。同時,減重減脂,特別是減少腹部內臟脂肪,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具有顯著效果。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