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天新聞主辦的國民黨主席系列辯論最終場《說清楚 講明白 黨主席大辯論》,今(11)日下午14時在中天攝影棚舉行。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蔡志弘5位候選人同台較量,在2個小時的辯論場上一爭高下。針對選舉的責任政治問題,張亞中主張未來黨主席任期要與總統任期一致,而這一任的黨主席到任期2028年的5月19日截止。

在第二階段的交叉詰問,羅智強提問,他針對2026年選舉有立下2個軍令狀,第一個如果立院總席次下降,他會辭掉黨主席;第二個如果南二都沒有拿下其中1都,他也會辭掉黨主席。
張亞中回應,他覺得羅委員的問題和各位候選人的回答,可能都模糊了問題的焦點,他當然知道責任政治非常重要,可是大家要了解,建立制度才能夠真正的解決問題。

張亞中指出,一個選舉的失敗是眾多因素所造成,主席當然要負責,主席應該負責什麼?在平常的時候有沒有把黨的理念建立起來?有沒有按照黨的制度去產生總統候選人?比如說,如果總統候選人是由所有黨員依照公平、公正的初選所產生,那麼所有黨員都應該承擔為這個候選人獲勝的責任。
張亞中表示,2026年的地方選舉跟2028年的總統大選,絕對是不一樣的概念。地方選舉是以地方人士為主,中央的選舉,怎麼去解決責任政治問題呢?他主張,如果自己當選黨主席,要配合總統制跟黨主席任職完全一樣的,這一任的黨主席任期,就到2028年的5月19日截止。

張亞中強調,未來國民黨主席就跟總統的任期是一樣的,所以黨主席在總統大選結束以後,自然就離開職位;或者是以總統的身分兼任黨主席,以後就再也沒有總統候選人或者黨主席,在面對選敗時必須負責任政治的情形。
張亞中說,其實其他候選人都在喊口號,「選輸了我就負責」。請問一下,國民黨都選輸了,主席下台又有什麼意義呢?與其堅持這個理念,不如落實在如何建立國民黨的制度,讓制度產生最好的候選人,讓制度幫國民黨打贏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