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是男性第3大癌症,醫師指出,因初期無症狀,往往攝護腺肥大而發現,並有1/3患者已遠端轉移,又以骨轉移最多,建議年過50歲定期檢查,戒菸酒、少吃紅肉、多運動。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於民國111年公布的10大癌症排序,攝護腺癌從前一年的第5名上升到第3名,年新發癌症人數也由7481人增加到9062人,幅度不小。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今天在「打造全台首創攝護腺癌骨轉移照護模式」記者會中指出,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有1/3患者確診時已發生遠端轉移。且若以國際整體而言,攝護腺癌更名列男性癌症第1名。
楊明昕說,攝護腺癌本身就屬於容易發生轉移的癌別,其中最常見骨轉移,常伴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椎壓迫甚至惡性高血鈣症等骨骼相關併發症,嚴重者甚至痛到無法行走,對病患身心與生活品質皆是重大打擊。

他舉例68歲李姓個案,從國中教職退休後最喜歡與家人到處遊山玩水,3年前因頻尿、骨盆疼痛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攝護腺癌並已有骨轉移,當時個案已只能靠輪椅代步,突如其來的消息如晴天霹靂,原本樂觀的李老先生陷入憂鬱,擔心再也不能看孫子長大。
李老先生轉診到三總,進入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流程,接受骨轉移藥物治療有效控制病灶,同時成功預防併發症發生,也大幅減少骨折與疼痛的風險,在1年多治療與追蹤下,現在恢復日常活動,還重新規劃與家人的國內旅遊,再度展露笑容。
楊明昕提醒,過去護腺癌好發於70歲上下男性,近年出現年輕化趨勢,臨床上曾收治年約50歲男性,但因沒有症狀,常見攝護腺肥大問題如頻尿、急尿、夜尿或尿不乾淨就醫,進而發現罹癌,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進行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讓人生無癌煩惱。

針對攝護腺保養與預防建議,楊明昕說,生活習慣上要多運動、戒菸、戒酒;飲食方面要減少牛、豬等紅肉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但可以多補充南瓜籽、蕃茄、鈣質、維生素D等。
三總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治療團隊整合泌尿外科主導,聯合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核子醫學科、口腔外科、營養科及癌症個案管理師。
楊明昕說明,團隊自2018年成立至今共收案268人、多為70歲以上;骨轉移併發症降低從約33%降到12%,其他如病理性骨折數、治療至需使用止痛藥時間等都有顯著改善,提升生活品質且增加存活時間。(中央社)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攝護腺癌初期無症狀 醫:1/3患者發現已遠端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