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壽命延長...15至49歲族群死亡率卻攀升「自殺、藥酒導致」

分享:

全球健康研究最新數據顯示,儘管人類平均壽命自1950年來延長約20年,但青少年與年輕人的死亡率卻呈現上升趨勢。根據全球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分析,2023年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達76.3歲,男性為71.5歲,然而年輕族群的健康狀況卻令人憂心。

IHME的研究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糖尿病、慢性腎病及阿茲海默症的死亡率持續上升。(示意圖/Pixabay)
IHME的研究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糖尿病、慢性腎病及阿茲海默症的死亡率持續上升。(示意圖/Pixabay)

IHME的研究指出,Covid-19已從2021年的主要死因降至2023年的第20位。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糖尿病、慢性腎病及阿茲海默症的死亡率持續上升。研究同時發現,高血壓、吸菸、高膽固醇、糖尿病及肥胖為影響最鉅的十大健康風險因素。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3年間,高體重指數導致的疾病負擔增加11%,高血糖則上升6%。此外,顆粒物污染、鉛暴露,以及新生兒體重過輕與早產相關的健康問題,也被列為重要風險因素。

心理健康問題對全球死亡率的影響日益嚴重,特別是在青少年與年輕人群體中。IHME研究發現,過去十年北美高收入地區20至39歲人群的死亡率增幅最大,主要死因包括自殺、藥物過量與過量飲酒。東歐、高收入北美、加勒比地區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年輕族群,死於傳染病與意外傷害的比例也明顯上升。

心理健康問題對全球死亡率的影響日益嚴重,特別是在青少年與年輕人群體中,主要死因包括自殺、藥物過量與過量飲酒。(示意圖/Pixabay)
心理健康問題對全球死亡率的影響日益嚴重,特別是在青少年與年輕人群體中,主要死因包括自殺、藥物過量與過量飲酒。(示意圖/Pixabay)

研究進一步揭示,5至14歲兒童的主要健康風險為缺鐵,其次是不乾淨的水源、環境衛生不良及營養不良。15至49歲族群則以不安全性行為及職業傷害為首要風險,其次為高BMI、高血壓與吸菸。

IHME研究團隊強調,政策制定者需要重新調整健康優先事項,特別是針對青少年與年輕人的醫療資源分配,不應侷限於特定族群。隨著全球人口結構變遷,單純關注長者健康已不足以因應未來挑戰。

《中天關心您|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