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維生素A」以為防老護心 醫:恐增前列腺癌風險

分享:

許多人為了顧健康,會吃補充營養品。不過,醫師提醒,儘管大多數人每天都能吃得很飽、甚至吃得很胖,但一些「微量營養素」的缺乏還是有可能出現,然而有些東西並不是多多益善,例如抗氧化劑等,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前列腺癌風險、維生素E也可能提高感染與死亡率,服用前必須多注意。

許多人為了顧健康,會吃補充營養品。(示意圖/取自pixabay)

「最常缺乏的幾種微量營養素,你補對了嗎?」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表示,儘管大多數人每天都能吃得很飽、甚至吃得很胖,但一些「微量營養素」的缺乏還是有可能出現。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25年的研究,應該特別注意下面幾種情況:

1、維生素D:曬太陽也很重要

維生素D是目前美國最常見的缺乏營養素之一。最新調查發現,有超過1/5的人維生素D不足,而在年輕人、黑人族群、冬天、或不常喝牛奶、不曬太陽的人身上,更容易缺乏。

美國醫學會認為血中濃度50 nmol/L以上算足夠,低於30 nmol/L則是缺乏。有趣的是,就算有吃綜合維他命,也還是有26%的人不夠、5~7%的人缺乏。所以不能只靠補充品,飲食(比如乳製品)和日照也相當重要。

2、維生素B12:吃素的人要特別注意

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像是肉類、魚、牛奶和蛋。吃全素的人如果沒有額外補充,很容易缺乏B12,導致貧血、神經問題或疲勞。在老年人、胃切除手術後、或腸胃吸收不良的人中也很常見。數據顯示,大約2%到4%的美國人有明顯缺乏。

醫師指出,補充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前列腺癌風險。(示意圖/取自pexels)
醫師指出,補充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前列腺癌風險。(示意圖/取自pexels)

3、抗氧化劑:不是多多益善

雖然曾經被期待能抗癌、防老、護心,但科學研究並未證實高劑量補充有益,反而可能帶來副作用。例如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前列腺癌風險、維生素E也可能提高感染與死亡率。相對來說,有些特定配方(如C、E、鋅、葉黃素的組合)對眼睛黃斑部病變患者是有幫助的。當然,攝取天然的蔬菜水果會是最好的抗氧化物來源。

4、鐵:青春期女生與孕婦風險高

美國青少女中有將近4成有鐵不足的情況,嚴重的還會演變成缺鐵性貧血。月經量多、懷孕、吃素的人特別容易中招。血中「鐵蛋白」數值可以看出身體是否缺鐵。飲食方面,肉類中的「血基鐵(heme iron)」吸收率最好。如有需要可以補充鐵劑,但量多容易導致便秘或者噁心。

5、葉酸:神經管缺陷的守門員

自從1998年起,美國強制在麵粉和米中添加葉酸,成功降低了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因此,現在葉酸缺乏的問題相當少。不過,補充過量葉酸(>1000微克/天)也可能影響維生素B12的代謝,所以不宜濫補。(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
高雄左營雙屍命案…管理員曝內幕:曾抱怨營養品很貴 2人疑因4百萬埋殺機
怎樣補鈣「腳骨比較勇?」 食藥署曝這樣服用最有效
理科太太募資千萬賣維他命變「商科太太」 營養師警告:5種人別亂吃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