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4歲國中生日前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及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送醫發現少年左心房竟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並成功在10分鐘內取出4個血栓。


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影像醫學科主任暨取栓醫師郭葉璘立即與團隊進行急性腦中風顱內動脈血栓移除手術。醫療團隊從腹股溝導引導管至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處,採用強力抽吸方式清除血栓,從手術開始到打通血管僅約10分鐘,成功取出4個血栓,其中最大的達1.1公分。
進一步檢查發現,這名國中生左心房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是造成中風的主因。醫師解釋,心臟黏液瘤雖為非癌性腫瘤,質地柔軟如果凍,不會轉移,但在心臟持續跳動和血流衝擊下,腫瘤的小碎片容易剝落,隨血液進入腦部動脈後引發栓塞,導致中風。醫療團隊隨後為患者進行心臟黏液瘤切除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無後遺症,已重返校園。

郭葉璘主任指出,左側大腦掌管語言中樞、身體右側活動能力及視覺與空間感知區域,而中大腦動脈負責供應大腦三分之二的重要血流。「急性腦中風的治療關鍵就是時間,研究顯示中風每延誤1分鐘,約有190萬個神經元死亡,因此治療啟動的速度,將直接影響患者日後能否恢復獨立生活。」
郭葉璘提醒,中風好發於氣溫驟降時,身心壓力增大且血管收縮易形成血栓。他呼籲民眾應建立健康基礎,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讓身體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壓力,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或心房顫動病史者,更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