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緊繃「腦中風機率增27%」 醫示警:別以為只是累!

分享:

肩頸痠痛不只是單純的疼痛問題,可能是慢性發炎的警訊,甚至會增加腦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指出,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導致肩頸緊繃,會形成慢性發炎,研究顯示發炎指標每上升3倍,腦中風風險增加27%,當肩頸疼痛時,血管更容易失控,血壓也更容易飆升。

肩頸痠痛、肩膀僵硬是「壓力性發炎」,發炎指標每上升3倍,腦中風風險恐增加27%。(示意圖/Pixabay)
肩頸痠痛、肩膀僵硬是「壓力性發炎」,發炎指標每上升3倍,腦中風風險恐增加27%。(示意圖/Pixabay)

楊智鈞醫師在其臉書粉絲專頁表示,許多人誤以為肩頸痠痛、肩膀僵硬是因忙碌或老化所致,實際上是「壓力性發炎」的徵兆。他解釋,在高壓環境下,人體會出現情緒不流動、呼吸變淺、血管微微收縮等現象,導致肩頸越來越緊繃,身體默默進入「備戰狀態」,長期下來演變成慢性發炎。

楊智鈞強調,慢性發炎本質上是血管問題,而非單純的痠痛問題。他引用2021年發表於《Stroke》期刊的大型研究指出,發炎指標CRP每上升3倍,腦中風風險恐增加27%。另一項追蹤中風患者的分析顯示,發炎指標CRP每上升1個標準差,復發中風機率會提高11%,數據顯示發炎與中風之間存在明確關聯。

當肩頸緊繃如石頭,壓力大到整條血管收縮時,這已不僅是痠痛問題,而是血管更容易失控、血壓更容易飆升的危險信號。(示意圖/Pixabay)
當肩頸緊繃如石頭,壓力大到整條血管收縮時,這已不僅是痠痛問題,而是血管更容易失控、血壓更容易飆升的危險信號。(示意圖/Pixabay)

「發炎不是短暫的波動,而是血管長期承受壓力後的結果。」楊智鈞醫師表示,最可怕的不是發炎本身,而是「血管被這些細胞灼燒」的過程。研究還發現,斑塊內的發炎細胞越多,血管越不穩定,血管破裂與血栓形成的風險最高可達3.5倍。當肩頸緊繃如石頭,壓力大到整條血管收縮時,這已不僅是痠痛問題,而是血管更容易失控、血壓更容易飆升的危險信號。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