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政瑋(資深出版業者)
台灣文化出版產業不景氣多年,很多人會去思考背後的因素不外乎科技與資訊的增長,讓訊息片段化、繁雜化,甚至衍生的網路購物風氣,也陷入惡性的價格競爭,但是文化真的是可以物質化的價格競爭嗎?當我們在糾結一本書幾十元的價差,卻忽略實體書店帶來的場域成本,是不是應該換位思考。
身為曾經在出版業奮鬥的的人,非常能認同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所說的,人們不是因為貴才不買書,現在流行的網路平台購書折扣戰只會造成出版業的惡性循環,試想一本書的利潤因為通路惡性競爭而降低,代表背後的出版產業被惡意剝削,沒有了利潤,自然就沒有好的出版品質與作家願意投入,久而久之就是台灣的文化層次降低。
筆者曾經經歷過台灣出版業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因為沒有市場的惡性競爭、加上人們主要的精神食糧就是書籍雜誌,因此帶動了許多經典好書的誕生,但是現在的出版業卻如同一灘死水。
我堅信,知識與文化並不是秤斤論量來賣的,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知識可以用斤兩來販賣,那這個國家距離文化上的墜落已不遠了,雖然科技發達、資訊量龐大帶來方便,但同時也帶給我們訊息碎片化的環境,我們閱讀紙本書所需要的文字消化能力和專注力,愈來愈降低,這也才是實體書為何不景氣的主因。
很多人會酸誠品的24小時書店,以及相關的商業模式,但我必須說他們的經營方法才是對抗實體書閱讀衰退的良好模式,透過商業營收、銷售力支撐,讓出版社使用書店空間,讓他們舉辦作者對談、論壇等活動,變成一個文化場域的,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正向循環,改變台灣已如一灘死水的出版業,因此我也期待日後松菸誠品接棒24小時書店後,成為台灣文化與知識發展的重要場域。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