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腳冰冷?中醫:「寒系」飲食恐為禍首!教「6招」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潮健康

本週起天氣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天氣明顯轉涼,預估北台灣低溫約為17度,白天高溫也止有19、20度左右。

很多人到了冬天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臉色蒼白的狀態。(圖/pixabay)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面色蒼白?  血液循環不良是主要原因?

很多人一到冬天手腳就容易冰冷、臉色蒼白,或許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天氣的影響,也與血液循環較差有關?美國醫療機構《Cleveland Clinic》刊載指南表明,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出現於40歲以上、體重過重、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等族群。另外,血液循環不佳也與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差有關。

不過,血液循環不良並非手腳冰冷的唯一主因。《Cleveland Clinic》也表示,罹患「雷諾氏症」(Raynaud's disease) 、貧血、糖尿病、動脈疾病、吸菸、維生素B12的缺乏,以及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中,亦可能為手腳冰冷的潛在因子。手腳冰冷往往也可能伴隨過度虛弱、膚色蒼白或胸悶胸痛等狀況。

有些人手腳冰冷並非全然是天氣的影響,也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佳導致。(圖/潮健康)

為何女性較容易手腳冰冷?  中醫師分析:「寒系」飲食恐為禍首

至於為何女性手腳冰冷的狀況,相較男性更為常見?扶原中醫診所雲林總院總院長郭大維中醫師曾接受《潮健康》專訪時,提到日常的飲食習慣、運動程度,皆可能是台灣女性手腳冰冷的潛在因子。例如起床時尚未清醒就吃生菜沙拉,或平常愛喝手搖飲、吃瓜果類水果都比較容易造成體質虛寒。

另外,郭大維中醫師強調,若大部分時間從事靜態活動、且處於久坐不運動的狀態,也可能是體質虛寒的一大元凶,甚而影響女性的受孕功能。不過,冷底體質與基礎體溫有關,每位男女性的狀況不盡相同,建議若手腳冰冷的狀況無法立即改善,應尋求專業的醫師診斷後,進行治療並加以緩解。

女性容易手腳冰冷,可能與日常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圖/潮健康)

練瑜珈、飯後散步都有幫助!  簡單「6件事」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除了就醫釐清自身的症狀,民眾是否可透過生活習慣的改善以緩解手腳冰冷、甚至促進整體的血液循環?根據相關研究顯示,以下6種措施或許能夠顯著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有助將氧氣與營養成分輸送至末梢血管,自覺經常手腳冰冷或血液循環較差者不妨參考:

1. 保持健康體重。保持健康體重有助促進良好的血液循環。反之,體重過重或BMI過高可能對血液循環不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研究即指稱,減重可增加體內的「脂聯素」濃度,有助提升過重女性的血管功能。

2. 抽空健走慢跑。《Circulation》表明,定期進行心肺鍛鍊如慢跑,可以保持循環系統的健康。無論是輕微的快走或競技型慢跑,甚至是最簡單的飯後散步,皆能提升血管舒張;也能確保血液循環的暢通,帶來體力變佳、睡眠品質變好、肌肉攝氧量增加等好處。

3. 定期練習瑜珈。《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顯示,瑜珈涉及身體的彎曲與延展,各式動作對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皆有益處。其中「下犬式」動作透過將臀部與心臟置於頭部上方、增加流向頭部的血液,不失為初學者可嘗試的動作項目。

4. 攝取油脂魚類。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表明,油性魚如鮭魚、沙丁魚或鯖魚,富含Omega-3脂肪酸,被認為可促進心血管健康,並改善血液循環。而若為純素食飲食者,羽衣甘藍則有一定劑量的Omega-3,可搭配其他食物享用。

5. 多加飲用茶類。同樣發表於《Circulation》的研究指出,紅茶與綠茶中富含抗氧化劑,可促進心血管健康並改善血液循環。另外,飲用茶類可能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推測為茶葉中的「類黃酮」,與降低身體發炎和氧化應激反應有關。

6. 多吃鐵質食物。鐵質是人體循環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礦物質,亦為「血紅素」的主要來源之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提及,鐵質對於製造紅血球、輸送體內氧氣而言有重要作用,因此可適量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紅肉、菠菜、紅鳳菜、毛豆。

有6招可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將氧氣與養分運送至末梢血管。(圖/潮健康)

最後,《Cleveland Clinic》提醒民眾,血液循環不佳者應避免吸菸、過度酗酒,防止血管阻塞、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肺栓塞等疾病。若自覺手腳冰冷、過度虛弱、膚色蒼白或胸悶胸痛,建議立即就醫採取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嚴重心血管傷害。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