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還是癌症?血便顏色變深才就醫「確診晚期直腸癌」

分享:

一位47歲女性因長期痔瘡問題,對排便出血早已見怪不怪,但某天發現血便顏色轉為深色,並伴隨下腹疼痛,警覺不對後立即就醫,結果確診為高位直腸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局部區域,進入第四期。

一位女性長期血便,某天發現血便顏色轉為深色,就醫確診為高位直腸癌。(示意圖/Pexels)
一位女性長期血便,某天發現血便顏色轉為深色,就醫確診為高位直腸癌。(示意圖/Pexels)

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營東分享這起案例時表示,這名女性平時因內痔問題,對血便變化較為敏感,才得以及早發現異常。經過手術治療後,患者目前僅有排便習慣的輕微改變,無需使用人工肛門,並持續接受化療與定期追蹤,暫未發現復發跡象。他進一步說明,高位直腸癌指的是直腸近端的腫瘤,而小區域肝臟轉移則顯示病情已達晚期。

針對痔瘡與直腸癌的區別,李營東指出,痔瘡出血多為鮮紅色,通常附著在糞便表面或紙巾上;而直腸癌出血則呈暗紅色或混有黏液,常伴隨體重減輕、大便變細或腹痛等症狀。

李營東提到,早發型大腸癌多發生於50歲之前,約16%至25%的病例與遺傳因素相關。(圖/Photo AC)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也曾公開說明,痔瘡與直腸癌的出血雖有相似之處,但直腸癌患者可能會有持續腹痛或排便不淨感,需及早尋求醫療協助。

此外,李營東提到,早發型大腸癌多發生於50歲之前,約16%至25%的病例與遺傳因素相關。長期高脂飲食、過量攝取紅肉或缺乏纖維,可能導致腸道菌相改變,引發慢性發炎,進而增加癌變風險。他呼籲民眾關注自身症狀變化,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