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綜合報導
《寶林茶室》毒粿仔條食安風暴,已經證實從往生者身上驗出米酵菌酸,毒理博士招名威表示,「米酵菌酸素」主要是生產自「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種毒素。米酵菌酸專攻人體細胞內的粒線體,非常兇狠猛爆。

恐怖!米酵菌酸素專攻人體細胞內發電廠-粒線體
毒理博士招名威表示,米酵菌酸素主要是生產自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專攻人體細胞內的粒線體。粒線體主要是細胞裡面的發電廠,如果它被攻擊,細胞可能就會缺氧,然後就會死掉。因此不小心誤食到米酵菌酸毒素的時候,它會隨著我們的口腔,一直到腸胃道。極大可能會造成細胞損傷,可能會造成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急性的腸胃道症狀、腹瀉。更嚴重的話,米酵菌酸劑量高的時候,更高可能導致肝衰竭,腎衰竭。甚至全身性的急性敗血症。

如何避免吃到米酵菌酸乾淨是關鍵更忌諱在冰箱長期保存
招名威博士指出,要避免誤食到這種不乾淨的,或者是含有這個米酵菌酸的這種食物。首先要先確定,食材是新鮮的、乾淨的,來源是確認。如果在食材新鮮的時候,沒有吃完。在保存的時候,盡可能的保持在陰暗、乾燥,陽光不會直射的地方,以及儘量避免潮濕。也忌諱直接冰在冰箱然後長期保存,因為冰箱潮濕,所以也有可能會造成細菌的滋生。
寶林茶室粿仔條食安風暴,更提醒我們儘量避免吃到,像澱粉類發酵的材質的食材。包括米類、麵類、河粉、粿仔條這一類的食材。只要食材有經過發酵或者是烹煮,都有可能會造成它的酸化、腐敗。總之,食物沒有趁新鮮烹煮食用,細菌滋生一瞪會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