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影響睡眠!40歲女改變飲食2個月 一覺到天亮

分享:

一位40歲女性因長期淺眠與焦慮問題困擾,經醫師建議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兩個月後睡眠品質顯著提升,甚至能一覺到天亮。醫師劉博仁強調,腸道健康對大腦與情緒的影響不容忽視,養好腸道是改善睡眠的關鍵。

若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引發慢性低度發炎,進而影響大腦功能,造成失眠或情緒低落。(示意圖/Pixabay)
若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引發慢性低度發炎,進而影響大腦功能,造成失眠或情緒低落。(示意圖/Pixabay)

這位40歲女性過去飲食偏好高糖且少攝取蔬菜,伴隨腸胃不適,夜間頻繁醒來且情緒易焦躁。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診斷後,建議她增加益生菌與高纖食物的攝取,並每天快走30分鐘,同時夜間避免接觸3C產品的藍光。兩個月後,女子回診表示睡眠狀況改善,焦慮感也大幅減輕。

劉博仁說明,睡眠與情緒問題並非單純來自壓力或過度思考,腸道健康扮演重要角色。他提到「腸腦軸」的概念,指出腸道與大腦間存在雙向溝通,腸道菌群能生成影響情緒與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若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引發慢性低度發炎,進而影響大腦功能,造成失眠或情緒低落。

劉博仁說明,睡眠與情緒問題並非單純來自壓力或過度思考,腸道健康扮演重要角色。(圖/Photo AC)

此外,劉博仁援引2025年的一篇綜述研究,強調腸道菌群與情緒障礙及睡眠品質有顯著關聯。某些有益菌株能促進褪黑激素生成,幫助入睡,而長期壓力則可能降低腸道菌群多樣性,導致睡眠斷斷續續。他提醒,睡眠問題背後往往隱藏著腸道健康的警訊。

對於如何改善腸道健康,劉博仁提出幾項建議,包括多食用高纖蔬菜以補充益生元,適量攝取發酵食品如泡菜、優格或味噌,並減少加工糖與高脂速食的攝取。選擇益生菌產品時,則以多菌株混合為佳。他也鼓勵維持規律的睡眠時間,並透過運動提升腸道菌群的多樣性。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